醫美酸類換膚療程後該注意什麼?
化學性煥膚術後回家該注意什麼?居家保養程序跟過去有什麼不同嗎?怎麼做才能延長換膚效果呢?一起往下看
醫美酸類換膚療程後該注意什麼?
化學性煥膚術後回家該注意什麼?居家保養程序跟過去有什麼不同嗎?怎麼做才能延長換膚效果呢?一起往下看
在接受酸類(杏仁酸/果酸/複合酸)換膚後,肌膚會變得像花瓣一般薄而嬌弱,通常需要3~7天的修復期;刷酸時的濃度越高、刷酸停留的時間越久對皮膚越刺激,如果出現腫脹現象,應在療程後 24~48 小時內冰敷。
恢復過程可能會感到臉部肌膚緊繃、輕微刺激、癢、灼熱、發紅、輕微痛感、脫皮甚至輕微的結疤,這些都是在酸類煥膚調理下的正常症狀,會在療程後7天內逐漸消失到恢復正常為止。
換膚後4個NG行為
1. 壓痕:
化學性換膚術後肌膚變薄,在肌膚恢復正常厚度與強度前,應避免戴帽子或其他壓迫肌膚而產生壓痕、疤痕的行為。
2. 曝曬:
術後皮膚強度弱,若白天在戶外曝曬沒有任何防曬措施,身體會增加黑色素來吸收紫外線而形術後反黑,因此術後一週內避免曝曬。
3. 刺激:
術後肌膚需要穩定的外在環境及良好的作息幫助肌膚新生,修復期內日常應避免泡湯、烤箱、吃燒烤、 火鍋這類高溫環境或刺激性飲食、熬夜;保養應避免使用酸類產品(如甘醇酸、A醇、水楊酸、果酸、杜鵑花酸)、美白產品(左旋維他命C、對苯二酚)、痘痘藥、酒精成分、去角質、磨皮、洗臉機等刺激性成分或會增加肌膚摩擦的產品。
4. 摳抓:
術後在肌膚新生過程若有結痂脫皮為正常現象,結痂將在一星期內會自行脫落,應避免抓搔摳抓以免皮膚受傷 。
換膚後4個保養準則
1. 換膚療程後可碰水,但水溫不宜過熱,建議溫度以25~30°C左右為佳,先沖濕臉龐。
2. 使用潔顏泡沫或將洗劑在手中搓揉充分起泡,洗劑以易沖淨不殘留,洗後不緊繃為佳。
3. 輕柔手勢帶過全臉肌膚,避免讓洗劑在臉上停留過久,建議90秒內沖掉,更不可以用洗臉機、毛巾搓揉。
4. 以潑水方式沖掉洗劑避免刺激。
5. 無屑面紙輕柔按壓乾燥。
刷酸換膚角質會大量瓦解代謝,皮膚變得薄而嬌弱,保養動作要更輕柔,擦保養品手勢可以採用點狀輕按代替推勻手勢,避免來回擦拭拉扯,也盡量避免使用化妝棉等物理性機械力摩擦,降低肌膚不適感。
保養品應選擇配方單純、低敏、無色素香料、無酒精、無酸類、無高濃度多元醇類等刺激性成分的產品;建議挑選成分單純、純度高的保濕產品,協助肌膚恢復天然保濕功能,有助於減少敏感,提升肌膚修復能力
選用補水、補脂、鎖水的三步驟保濕,幫助肌膚恢復原生保濕力
補水:
以高純度的玻尿酸精華液挾帶大量水分,提供肌膚維持代謝更新必要的水分。
補脂:
以架構型神經醯胺、膽固醇、游離飽和脂肪酸等成分,補給肌膚所需脂質,協助肌膚恢復角質屏障功能。
鎖水:
以長鏈型神經醯胺鎖住補給的水分及脂質,幫助肌膚長效潤澤。
1. 術後七天是關鍵修復期絕對要做好防曬,5只要白天無論有沒有太陽都需要防曬,因為容易導致曬黑的UVA不管晴天或陰天都可以穿透雲層直射到肌膚真皮層,完整防曬才能避免色素沉澱、預防反黑。
2. 白天11點~14點是紫外線最強烈的時段,建議盡量避免外出,外出建議搭配陽傘防曬。
3. 遮陽建議用陽傘、帽子、口罩同時搭配安全溫和的防曬乳,SPF 35~50+、PA++++、星號★★★★者較能提供足夠保護。
本網站中使用 cookie,欲查詢有關本網站使用 cookie 方式之詳情,及若您不希望在電腦上使用 cookie 時應如何變更電腦的 cookie 設定,請參閱本網站「隱私權及網站使用條款」之 Cookie 聲明。您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本公司得按本網站使用條款之 Cookie 聲明使用 cookie。
了解更多 >